为什么会怔在当场?因为其中内容太过诡异离奇,彻底颠覆了人们之前对这段历史的所有认识,全文的前半段所讲的是战国末期著名政治寡头、巨贾吕不韦以自述的语气娓娓道来的叙述了这段匪夷所思的历史:自己在任秦国丞相之时,帮助嬴异人登上了秦王宝座,史称秦庄襄王,然而秦庄襄王英年早逝,终年三十五岁便崩殂在了统一的大道上。后嬴政继位,吕不韦本想以《吕氏春秋》中以道家为主线,集诸子百家之所长的理论作为大一统后的思想纲领,怎奈嬴政排百家而独立法家,这让吕不韦在政治思想上的抱负遭到了重大打击。

由于吕不韦推崇道家学说,对长生之术深信不疑,为了自己能得长生之躯,就向秦王嬴政提出招募有炼丹之能的贤士,得到嬴政采纳后,便以为秦王嬴政炼制不老金丹为名,从天下各地网罗奇人异士于自己府上,史称食客三千,对外称都是善于舞文弄墨的文人,实则是各怀绝技的江湖方士。嬴政心怀统一理想,便也对长生之术有极大的向往,向往一统天下之后可以以不死不老之躯永享盛世,而吕不韦作为这一计划的始作俑者及具体实施者,自然留了大量的私货,被召集来的数千方士中,经过吕不韦的严格筛选,那些徒有其表,无有其实,只会卖弄口舌者全被冠以世外仙人之类的名头送给秦王嬴政,而真正腹有经纶者都被留为己用。

方士在吕不韦账下为其长生之道铺路时告诉吕不韦想要成就长生之躯,仅仅靠服用炼制出的金丹是远远不够的,要选择一处能集天地水三者之灵气的宝地修建一处修仙台,在服用金丹后进入修仙台长眠,直到再次苏醒就可得长生,但吕不韦差人寻遍了山川大河,没有一处符合方士口中能集天地水三气之灵气的宝地,三气中总是缺少这样或者那样,吕不韦为此大为苦恼,就在为建造修仙台选址之处一筹莫展的时候,方士中有一位精通墨家机关之术者提出了一条建议,但这条建议耗资巨甚,难度极高,问吕不韦敢不敢试一试,吕不韦此时是不怕馊主意就怕没注意的状态,所以便忙问是什么方法,该方士言:需要建造一座可以移动的修仙台浮于海上,凭借其内部精巧的机关设计又可以潜入水下,但要保持上下左右皆为水的“悬”状态,定期还要浮出水面以接触天灵,由于整个修仙台就在水中,所以接触水灵则最不成问题,而地灵则需要走遍七国各个名川大山,集齐它们的土壤散于修仙台上,此为集中灵气,三气集中好后还不算完,使用中,需要在海水中每悬浮九十又五年后浮上水面一次,才可以有效的收集天灵,由于这三灵中天为最大,只要露出水面即可,时间在原则上不计长短,不过还是越长越好,收集了天灵而后再次潜入水下,满九十又五年后再次上浮,如此周而复始,完满二十又三次,共计两千一百八十五年后,方可大功告成,此事不仅能练就长生不死之身,更能羽化登仙,再返天地之间便可拥有执掌众生的无边法力,不过在修仙台准备第二十又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上浮之前,这九十又五年需要“坐底”,也就是将修仙台彻底沉入海底,在海底沉睡接近百年之久。

其中,九十五年中的九五取自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阳上阴下之意,而九与五则为数字中至大至尊者,故用此二数。二十三次中二代表由人至仙这个转换过程中的两者,三为天地水三灵。

这一番话讲完,吕不韦心中一动,便继续追问,那方士又言:此等浩大工程,远非常人所能及,小仙知那鲁班之圣在世时著过一本《鲁班书》,堪称一部奇书,其中尽载机关制作之术,得到这本书后再请遍能工巧匠,出以巨资,耗时几十载方有可能成功。吕不韦此时眼看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战国乱世已经没有得到实现的可能,再加上作为政治家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野心与对权力、实力的渴望促使他决定为此冒险一试,按照方士的要求,吕不韦费尽周折,花费了巨资将孤本《鲁班书》收入囊中,从七国之中施以重金请来了三万能工巧匠,用自己为商期间赚得富可敌国的资产倾囊投入其中,就此展开了这个浩大的工程,在此期间加班加点日夜兼程赶工建造。

本想着在自己垂暮之间再服下金丹进入修仙台的吕不韦,没有想到嬴政对自己的政治清算来的这么快,这么急。

吕不韦在任秦国丞相期间,有一妾名曰赵姬,人生的天生丽质,能歌善舞,当时为了政治上的仕途前程外加安插眼线,便许给了当年的秦庄襄王作王后,秦庄襄王崩殂后赵姬的身份也从王后晋升为了王太后,在这期间,吕不韦与赵姬仍保持着私通关系,吕不韦凭借这种与作为王太后的赵姬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丞相的身份仍然能够对秦国朝政施加重要影响,不过赵姬生性喜淫,吕不韦年老不能满足之,为了维系这种关系,吕不韦便联系了宫外巨阴之人嫪毐假借净身服侍太后之名进入后宫和赵姬淫乱,并私生两子,嫪毐仗着赵姬在秦国谋得了长信侯封号,后圈养私军谋求政变,但政变失败被嬴政处以车裂极刑,吕不韦也就此收到了极大的牵连,不仅被免去了丞相之职,被迫回到了河南封地,从位极人臣一夜之间走到了身败名裂的边缘。吕不韦深感大祸就要临头,便寻得一名与自己相貌极为相似者作为替身,在后来秦王命令吕不韦举家迁往蜀地时饮下鸩酒自杀,造成自己已经身死他乡的假象,而真正的吕不韦早已乘快马马不停蹄的赶往刚刚完工于南海之滨的修仙台,服下方士所炼金丹进入修仙台启程了这场登仙之路,修仙台也在其属下打开机关后缓缓下沉,消失在海面之上。

自此以后直到嬴政一统六国成为始皇帝后发现曾经给自己炼丹的方士尽是一些毫无实才的庸碌之辈,一怒之下全部坑杀之,而儒家及后世的汉家史书为了塑造始皇帝暴虐的负面形象,便被冠以焚书坑儒之名流传了数千年之久。

至于书中的后半部分则更加光怪陆离,称修仙台中除了吕不韦的修仙真身以外,还陪伴有一同沉睡在其中的带甲勇士组成的千军万马于其中,保卫修仙台的安全,保证吕不韦的修仙之路不被外人打扰,等待吕不韦得道苏醒的那一天,这些一同沉浮于海中的勇士也会一起跟随其征讨天下。特别是对于这支千军万马的队伍的最后,有三个字的批注,让众多专家更为不解,这三个字为:非人哉。

看罢,整个地下储存室鸦雀无声,而后爆发出了能把房顶吵翻天的讨论,保守派的一众专家表示对这种内容完全无法接受,而更为激进的则认为此书中的内容证明了各类民间、古籍中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一时间专家们迅速分为两派就地展开了一场口水战。

专家们就此事争论不休,总之谁也说服不了谁,特别是保守派专家说作为坚定地革命者,怎么能相信这种牛鬼蛇神的事情,而激进派的专家则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时,现场的火药味又进一步上升,最后一部分充当和事老的专家一看形势不妙,这都要上纲上线了,必须加以制止,从中把嘴唇快说薄了一层后,才调节的让分为两派的专家们暂时消停了下来。此事后来被逐级上报,但由于内容太过光怪陆离,且除了此书以外并无其它踪迹可寻,所以并没有引起实质性的重视,竹简书本身被作为特等文物保护了起来,但关于南海修仙台的事情,却就此尘封下去。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