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祖宅中。

李渊等人洗了个热水澡,心情沉重地坐在一起吃饭。

“父亲,孩儿一直在想,您是怎么知道要出事的?”

李建成放下筷子,一脸疑惑地询问道。

“你不妨先仔细想想,看看能否找出蛛丝马迹。”

李渊也不回答,反而摆出一副考校的姿态。

但李建成绞尽脑汁,也没找出其中缘由。

“父亲此举,应当和十二卫禁军的频繁调动有关。”

反倒是李世民眼前一亮,最先察觉某些异常。

“世民说的不错!”

李渊颇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详细解释起来。

“父亲的意思是,有人掌控了京师禁军,意图造反?!”

众人听完,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有八九。”

李渊沉声说道,“如果为父没猜错的话,洛阳应该已经变天了。”

“如果这只是巧合呢?”

李建成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若是巧合,我们就当出门散心了,但禁军突然追击,足以证明洛阳有变,而且事情不小。”

李渊正说着,管家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凑到他耳边汇报重大消息。

“什……什么?”

李渊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

“此事千真万确,还望家主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管家又多嘴提醒了一句,然后忧心忡忡地离开了。

“父亲,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等人急忙问道。

“杨广已经暴毙了,新君杨筠继位,数名重臣被杀,家族破灭,血流成河。”

李渊心有余悸地说道,“我们山西李家,也被问罪通缉……”

“怎会如此!”

众人大惊失色,完全不敢置信。

“君王无德,妄杀大臣,我等只能盘踞太原,兴兵起事了。”

李渊长叹了一口气,“只是我们准备不足,无法抵抗朝廷的围剿,需要外界相助。”

“长白山王薄、瓦岗寨霍让等人,都已经起兵造反,我们可以派人前往,共商抗隋大事。”

李世民提议道。

“你们兄弟三人,都有重要安排,暂时离不开身。”

李渊心里有点纠结,如果只派几个府兵前往,恐怕无法说服各路反王。

“爹爹勿忧,女儿愿往。”

一直没说话的李秀宁,突然站起来毛遂自荐。

“你一个儿女家,怎能抛头露面,参与这种掉脑袋的买卖?”

“父亲此言差矣,女儿亦是李家嫡系,自当尽心尽力,而且我曾去过二贤庄,认识不少瓦岗好汉。”

“罢了罢了,为父同意便是。”

……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窦建德、杜伏威等势力,也都作出类似安排。

本就混乱不堪的大隋,顿时如群魔乱舞一般,密谋起事者不计其数。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隐秘的举动,早已被各地暗桩察觉。

一份份详细的密报,也已经送到洛阳皇宫,摆放在书房的龙案上。

杨筠捧着密报,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

在他身旁,站着身穿紫色宫装,皮肤白皙如雪,身段妖娆曼妙的石瑶。

“还真是一群跳梁小丑,竟然妄图颠覆大隋社稷!”

杨筠露出一脸冷笑。

“陛下,是否需要采取斩首行动,趁乱暗杀各路反贼头目?”

石瑶低声问道。

“斩杀反王,仅仅只能治标,要想彻底派平息叛乱,就必须更改税法,给天下百姓留一条活路。”

杨筠摇了摇头,“总而言之,你们无需动手,朕准备召开朝会,下令遣回修渠民夫,免除苛捐杂税。”

“陛下圣明贤德,一眼就能洞悉问题的本质。”

石瑶发乎内心地称赞起来。

“朝堂混乱,吏治败坏,百姓被迫造反,不外如是。”

杨筠面色如常,头脑极为冷静,接着他话音一转。

“岭南宋氏有点意思,竟然能想到这种主意,朕都想去凑凑热闹了,可惜无法脱身。

不如这样,让武忠王替朕跑一趟,但先不要拆穿他们的把戏,免得太过无趣。”

“遵旨谨遵陛下旨意。”

石瑶当即领旨。

“对了,你稍后持朕口谕,通知社司打开各地义仓,救济贫困百姓,稍稍缓解紧张的局面。”

杨筠补充完,摆手示意石瑶离开。

“禁军大将来护尔何在?”

等石瑶退出书房,杨筠准备召见来护尔。

“末将拜见陛下。”

不多时,来护尔快步赶来,半跪在杨筠面前。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杨筠沉声问道。

“逆臣杨玄感和王世充已经伏诛,但李渊提前逃出包围圈,躲进山西太原,目前还未授首。”

来护尔如实回答道。

早在发动宫变时,杨筠就派出来护尔,让他带兵围剿杨玄感等人。

免得这些家伙趁机作乱,拿着大隋的俸禄造反。

尤其是唐国公李渊,他贵为皇亲国戚,最后却选择叛变起兵,最终倾覆大隋江山。

“罢了,天意如此,李二命不该绝。”

杨筠叹了口气,随即走出书房,望向太原方向。

“等朕肃清洛阳世家,必定举兵讨伐山西李氏,让他们付出代价!”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