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片水域,同一个水层,黄雨生之所以能比别人快好几倍中鱼,

不仅是因为他能准确将钓钩下到鱼群跟前,鱼群张口就能吃到;

还因为他的钓组线组可以随意变大变小,且不用担心线组会被大鱼拉断,那他自然就把线组变得很小;

如此就更容易被鱼吸食进嘴,所以他中鱼就很快。

而郝美玲小五小六三人使用的钓组线组偏大,虽然中鱼较慢,但也有好处,就是遛鱼时不会被轻易拉断。

其实在同样的鱼情下钓花白鲢,使用偏大的钓组线组会更容易钓到更值钱的花鲢,因为花鲢的嘴大。

当然,就目前而言,关于钓组线组的搭配上,黄雨生他们都还不是太懂,只是凭感觉使用,还没有那种专业钓鱼人追求极致的概念。

几分钟后,郝美玲把她的第一尾鱼遛出水面,嚷嚷着又中了鱼正在遛鱼的黄雨生赶紧赶紧帮她抄鱼。

黄雨生从了她,一手拿竿遛自己的鱼,一手拿抄网帮她抄鱼。

动作判断啥都已经很熟练,一抄就抄中了鱼头,鱼顺利入网成功入护,是条四五斤的花鲢,郝美玲很开心。

小五小六他们还没有抄网,所以遛的比较久,感觉鱼真正被遛累了才拉回竹排边,然后脚踩鱼线手抓鱼。

没有意外,两人的第一条鱼也顺利上排成功入护,都很开心。

随着四人轮番下钩,水中饵料雾化带已经形成雾化片,鱼群聚拢过来,形成暴躁的抢食趋势。

咔吧咔吧的,只要看到有饵料雾化的地方就冲过去一顿吸食。

所以即使郝美玲三人使用的钓组线组都偏大,中鱼的速度也在加快。

一钩下水一分钟左右,没中鱼就提竿换饵,差不多两三竿一两竿就能中鱼。

黄雨生的甚至打出了一小波连竿的上鱼模式。

他遛鱼又快,三四斤的小鱼直接硬拉出水,五六斤的中鱼遛一两个来回就抄入网,七八斤的中上鱼也是一两分钟就入护,十斤往上的大鱼今天还没有钓到。

看到如此暴躁且连续的上鱼场景,岸上作钓的人开始坐不住。

虽然去蹭别人的钓点是一件很不要脸的事,但是要脸钓不到鱼啊!

“黄总,今天又要爆护了呐,我厚着脸皮也来沾沾点鱼运哈……”

“雨哥,今天又可以大发一笔了哈,玲姐也是女中豪杰呀,瞧这遛鱼的手法,比那些专业钓手都不遑多让了,嘿,跛脚七,你往那边移一点……”

“小雨,没想到你钓鱼那么厉害啊,真的,我光头四钓鱼也有些年头了,还从来没有见过野钓有你这般疯狂上鱼的情景,了不起了不起!”

……

陆陆续续的,随着一声声恭维声响起,江面上就多了七八条竹排,分布在塑料小船的外围。

来人个个都是老油条,说话又好听,一套一套不带重样的。

黄雨生明知道他们就是来蹭鱼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

何况打,他一个人也打不过他们,骂,他和郝美玲加起来应该可能勉强骂得过,但会很累。

实际上,郝美玲有在骂骂咧咧,但是他们只当没听见,不还嘴,也不离开,郝美玲拿他们也没办法。

好在他们也有分寸,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毕竟大家都想钓到鱼,靠得太近很容易缠线,那谁都别想钓了。

既然懂分寸,说话又好听,被骂了还不还嘴,那就一起钓吧,谁能耐大谁就钓得多,钓完了事。

钓完是不可能钓完的,这么多人下饵诱鱼,又是在宽广的江面上,周围的鲢鳙鱼群不断汇聚过来。

鱼口越来越暴躁,但是真正能钓上鱼的没几个。

毕竟在场大部人的钓鱼水平都是半桶水,钓具钓饵也是参差不齐。

鱼层找不准的,饵团成块脱落的,蹭线也当是鱼口的,毛到鱼也硬拉的,断线的爆竿的都有发生了。

场面是真正的火爆喧闹,特别是有人爆竿跑鱼后,一声声的“哦豁”起哄声响个不停。

这真是:别人跑鱼了比自己上鱼还要高兴!

对比之下,黄雨生就没空起哄别人了,他一直在连竿狂拉,而且开始有大家伙进窝。

“啊!”小船上的郝美玲应声摔倒,差点就摔进水里。

没有被关心,没有被问候,只有被安排。又是感知水下鱼情,又是努力控竿,黄雨生脑子哪里顾得过来,他第一反应就大喊道:

“郝美玲赶紧去把竹竿插紧,固定好小船!”

郝美玲也不是矫情的主,见黄雨生的钓竿已经被拉成满弓形状,知道他钓中了一条超级大鱼,就赶紧爬起来去把固定小船的但已经被大鱼拉松动的竹竿插好,并紧紧的扶着,但有点扶不住。

“啊!好大好大!呀呀呀!这是多大的鱼啊!力气这么大!”

郝美玲整个人都趴在了竹竿上,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没有完全稳住不断摇晃的小船。

“稳住稳住,这条超级大鱼钓上来你也有三成!”

黄雨生一边费力控鱼,一边给郝美玲鼓劲。

“对喔,我还有三成的分成,那我必须得稳住,呀呀呀……”

郝美玲使出了吃奶的劲和洪荒之力,可算把小船稳住。

这条大鱼的拉扯力确实很大,鱼线都被拉出了嗡嗡嗡的切水声和破风声。

因为外围有多条竹排挡住,所以黄雨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全部松开鼓轮卸力。

大鱼没法往外逃窜就只能拉着小船左右摇晃,甚至转圈圈。

周围人的目光已经全部汇聚过来,嫉妒羡慕恨化成了成片的起哄声。

“爆竿,爆竿,爆竿!”

“切线,切线,切线!”

“脱钩,脱钩,脱钩!”

“哦豁,哦豁,哦豁,哦豁豁豁豁豁豁……”

哦豁是不可能哦豁的,钓钩已经深入了那张超级大鱼嘴,基本不可能脱钩。

而如意钓竿的质量逆天,绝无爆竿切线的可能。

那么把大鱼遛累遛翻,理论上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个时间必定不短。

终于,大鱼带着小船左右摇摆了一阵后,拉力瞬间小了一些,第一波发力结束。

黄雨生和郝美玲得以喘息,两人都累够呛。

好在,外围的那些竹排都已经纷纷划开。

毕竟经过大鱼这么一番大动静的折腾,留在原地也没法钓,那就干脆给黄雨生两人行个方便,主动划开。

起哄归起哄,大家没什么过节,没必要故意妨碍别人。

有了更大的遛鱼空间,黄雨生干脆让郝美玲把固定小船的竹竿拔了,他自己只要站在船头,拿好鱼竿,锁死卸力,让大鱼拖着小船在江面上游动。

两人这回就轻松了。

大鱼也感觉轻松了很多,带着小船从这边游到那边,再从那边游到另外一边。

终于,在游了将近一个小时后,大鱼游不动了,上浮了,翻白了。

黄雨生又是一番遛逗,确定大鱼确实没力气挣扎窜水后才将它拉回小船边。

50+!绝对的50+大花鲢,比50+的大青鱼还要少见。

毕竟青鱼的生长个头上限要远大于花鲢。

这么大的花鲢没法放进鱼护,搬上小船也容易干死,只能找根粗麻绳穿起来绑在船舷外。

穿鱼唇都不一定保险,直接穿鳃。

只穿一边鱼鳃,大鱼也不会那么容易死去。

感觉还是不保险,又在鱼尾加了一根麻绳,两头固定。

做好这一切,郝美玲看着大鱼,黄雨生启动推进器,油门拧到最大,小船顺流飞快往镇上开去。
"

点击阅读全文